氧化還原反應原理:電子的得失或共用電子對的偏移。
氧化還原反應前后,元素的氧化數發生變化。根據氧化數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將氧化還原反應拆分成兩個半反應:氧化數升高的半反應,稱為氧化反應; 氧化數降低的反應,稱為還原反應。氧化反氧化還原應與還原反應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獨立存在,它們共同組成氧化還原反應。
反應中,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稱為還原劑,生成氧化產物;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稱為氧化劑,生成還原產物。氧化產物具有氧化性,但弱于氧化劑;還原產物具有還原性,但弱于還原劑。
在生物學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典型的氧化還原反應。人和動物的呼吸,把葡萄糖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通過呼吸把貯藏在食物的分子內的能,轉變為存在于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鍵的化學能,這種化學能再供給人和動物進行機械運動、維持體溫、合成代謝、細胞的主動運輸等所需要的能量。
擴展資料:
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有:
一、強弱律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二、價態律
元素處于最高價態,只具有氧化性;元素處于最低價態,只具有還原性;處于中間價態,既具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
三、轉化律
同種元素不同價態間發生歸中反應時,元素的氧化數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達到同種價態 。
四、優先律
對于同一氧化劑,當存在多種還原劑時,通常先和還原性最強的還原劑反應。
五、守恒鉀律
氧化劑得到電子的數目等于還原劑失去電子的數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氧化還原反應
某種物質中一種或幾種元素在反應中化合價降低(即元素的粒子得到電子),則稱該物質被還原,或者說這個物質發生了還原反應;它本身是氧化劑,起氧化作用,被它作用的物質是還原劑,還原劑被氧化生成氧化產物。
幾點說明:
1.同種物質可能同時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典型的如化合物的分解:2HgO=(加熱)2Hg+O2↑;歧化反應(即同種元素在同一反應中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Cl2+H2O=(可逆)HClO+HCl等。
2.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可以是同一種。如化合反應、歸中(與歧化相反,生成的氧化和還原產物是同一種)反應等。
3.有機物的氧化反應,如果不特殊說明,是指該有機物在無特殊條件下(即僅點燃、加熱)被O2氧化的反應。
====
如果一物質阻止Fe2+變成Fe3+,那么可以理解為該物質代替Fe2+被優先氧化(該物質的還原性比Fe2+強),所以它的價態升高。
該物質可以是
1.Fe或比它更活潑的金屬單質(但不能是堿金屬和堿土金屬,考慮到它們與水反應生成OH-,繼續與Fe2+作用而生成的Fe(OH)2在接觸到O2的條件下會被迅速氧化為含Fe3+鉬的物質Fe(OH)3,繼而產生Fe2O3·xH2O……呃。。題外話。。不說了。。);
2.I-、S(2-)等還原性比更Fe2+更強的離子;
3.……(夠了吧。。手酸了,不補充了)。
----
當然這個問題的其它情形,如Fe2+在絡合形成穩定的絡離子(非氧化還原反應)等,不作考慮某種物質中一種或幾種元素在反應中化合價升高(即元素的粒子失去電子),則稱該物質被氧化,或者說這個物質發生了氧化反應;它本身是還原劑,起還原作用,被它作用的物質是氧化劑,氧化劑被還原生成還原產物。某種物質中一種或幾種元素在反應中化合價降低(即元素的粒子得到電子),則稱該物質被還原,或者說這個物質發生了還原反應;它本身是氧化劑,起氧化作用,被它作用的物質是還原劑,還原劑被氧化生成氧化產物。幾點說明:1.同種物質可能同時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典型的如化合物的分解:2HgO=(加熱)2Hg+O2↑;歧化反應(即同種元素在同一反應中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Cl2+H2O=(可逆)HClO+HCl等。2.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可以是同一種。如化合反應、歸中(與歧化相反,生成的氧化和還原產物是同一種)反應等。3.有機物的氧化反應,如果不特殊說明,是指該有機物在無特殊條件下(即僅點燃、加熱)被O2氧化的反應。====如果一物質阻止Fe2+變成Fe3+,那么可以理解為該物質代替Fe2+被優先氧化(該物質的還原性比Fe2+強),所以它的價態升高。該物質可以是1.Fe或比它更活潑的金屬單質(但不能是堿金屬和堿土金屬,考慮到它們與水反應生成OH-,繼續與Fe2+作用而生成的Fe(OH)2在接觸到O2的條件下會被迅速氧化為含Fe3+的物質Fe(OH)3,繼而產生Fe2O3·xH2O……呃。。題外話。。不說了。。);2.I-、S(2-)等還原性比更Fe2+更強的離子;3.……(夠了吧。。手酸了,不補充了)。----當然這個問題的其它情形,如Fe2+在絡合形成穩定的絡離子(非氧化還原反應)等,不作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