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是在反應前后,某種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的化學反應。這種反應可以理解成由兩個半反應構成,即氧化反氧化還原應和還原反應。
復分解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大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有例外)
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大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例外如次氟酸分解:2HFO==2HF+O2,化合價沒有變化)
歸中反應,岐化反應可以看作是特殊的氧化還原反應
另外要注意,有單質參加反應的化學反應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如氧氣生成臭氧,石墨在一定條件下變成金剛石,還包括其他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換。
概念
反應的本質是化合價有變化,即電子有轉移。氧化數升高,即失電子的半反應是氧化反應;氧化數降低,得電子的反應是還原反應。化合價升高的物質還原對方,自身被氧化,因此叫還原劑,其產物叫氧化產物;化合價降低的物質氧化對方,自身被還原,因此叫氧化劑,其產物叫還原產物。即:
還原劑 + 氧化劑 ---> 氧化產物 + 還原產物
一般來說,同一反應中還原產物的還原性比還原劑弱,氧化產物的氧化性比氧化劑弱,這就是所謂“強還原劑制弱還原劑,強氧化劑制弱氧化劑”。
范例
氫氣與氯氣的化合反應
氫氣與氯氣的化合反應,其總反應式如下:
H2 + Cl2 → 2HCl
我們可以把它寫成兩個半反應的形式:
氧化反應:
H2 → 2H+ + 2e-
還原反應:
Cl2 + 2e- → 2Cl-
單質總為0價。第1個半反應中,氫元素從0價被氧化到+1價;同時,在第2個半反應中,氯元素從0價被還原到−1價. (本段中,“價”指氧化數)
兩個半反應加合,電子數削掉:
H2 → 2H+ + 2e-
+ 2e- + Cl2 → 2Cl-
---------------------
H2 + Cl2 → 2H+ + 2Cl-
最后,離子結合,形成氯化氫:
2H+ + 2Cl- → 2HCl
————
配平碳與硝酸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解∶1,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
C+HNO3→NO2+CO2+H2O
2,列出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
在反應物這邊 在生成物這邊 變化量
C化合價 0 +4 升高4
N化合價 +5 +4 降低1
3,使化合價的升高和降低的總數相等
C+4HNO3→4NO2+CO2+H2O
4,配平其它物質的系數
C+4HNO3═4NO2↑+CO2↑+2H2O
————
與電化學的關系
每一個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做成一個原電池。其中發生氧化反應的一極為陽極,即外電路的負極;還原反應的一極為陰極,即外電路的正極。兩個電極之間有電勢差(電化學上通常叫電動勢),因此反應可以進行,同時可以用來做功。
名稱來源
氧化反應最早是指金屬或非金屬與氧結合形成氧化物的反應,這類反應中另一種元素的化合價總是升高。還原反應最早是指金屬從其化合物中被提煉出來的反應,這類反應中金屬的化合價總是降低。
再如工業煉鐵的反應:
Fe2O3+3CO=高溫=2Fe+3CO2
這個反應中,三氧化二鐵是氧化劑,而一氧化碳是大家熟悉的還原劑.三氧化二鐵中的氧元素給了一氧化碳,使后者氧元素含量增加變為二氧化碳.鐵由3價變為單質0價(降低,為氧化劑),而碳由2價變為4價(升高,為還原劑)
另外,復分解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復分解反鈣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都沒有變化.例如:
Na2CO3+CaCl2=2NaCl+CaCO3(沉淀)
其中鈉元素保持1價,碳酸根保持-2價,氯元素保持-1價,而鈣元素保持2價.
總結:氧化劑發生還原反應,得電子,化合價降低,有氧化性,被還原,生成還原產物。
還原劑發生氧化反應,失電子,化合價升高,有還原性,被氧化,生成氧化產物。
記法:氧化還原不可分,得失電子是根本。失電子者被氧化,得電子者被還原。
失電子者還原劑,得電子者氧化劑。氧化劑 還原劑,相依相存永不離。
氧化還原反應的兩個性質
[編輯本段]
還原性:失電子的能力
氧化性;得電子的能力
例:一物質還原性很強=失電子的能力強
一個反應中,具有還原性的物質:1、還原劑2、還原產物
一個反應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質:1、氧化劑2、氧化產物
金屬性在本質上就是還原性,而還原性不僅僅表現為金屬的性質。
非金屬型在本質上就是氧化性,而氧化性不僅僅表現為非金屬單質的性質。
一切氧化還原反應之中,還原劑的還原性>還原產物的還原性
一切氧化還原反應之中,氧化劑的氧化性>氧化產物的氧化性
還原性的強弱只與失電子的難易程度有關,與失電子的多少無關。
金屬得電子不一定變為0價 例:2Fe+Cu=2Fe2+ + Cu2+,Fe3+—Fe2+不僅氧化還原反應可以沒有氧元素,就連燃燒也可以不需要氧哦!
—氧化還原反應是在反應前后,某種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的化學反應。這種反應可以理解成由兩個半反應構成,即氧化反氧化還原應和還原反應。
復分解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大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有例外)
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大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例外如次氟酸分解:2HFO==2HF+O2,化合價沒有變化)
歸中反應,岐化反應可以看作是特殊的氧化還原反應
另外要注意,有單質參加反應的化學反應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如氧氣生成臭氧,石墨在一定條件下變成金剛石,還包括其他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換。
概念
反應的本質是化合價有變化,即電子有轉移。氧化數升高,即失電子的半反應是氧化反應;氧化數降低,得電子的反應是還原反應。化合價升高的物質還原對方,自身被氧化,因此叫還原劑,其產物叫氧化產物;化合價降低的物質氧化對方,自身被還原,因此叫氧化劑,其產物叫還原產物。即:
還原劑 + 氧化劑 ---> 氧化產物 + 還原產物
一般來說,同一反應中還原產物的還原性比還原劑弱,氧化產物的氧化性比氧化劑弱,這就是所謂“強還原劑制弱還原劑,強氧化劑制弱氧化劑”。
范例
氫氣與氯氣的化合反應
氫氣與氯氣的化合反應,其總反應式如下:
H2 + Cl2 → 2HCl
我們可以把它寫成兩個半反應的形式:
氧化反應:
H2 → 2H+ + 2e-
還原反應:
Cl2 + 2e- → 2Cl-
單質總為0價。第1個半反應中,氫元素從0價被氧化到+1價;同時,在第2個半反應中,氯元素從0價被還原到−1價. (本段中,“價”指氧化數)
兩個半反應加合,電子數削掉:
H2 → 2H+ + 2e-
+ 2e- + Cl2 → 2Cl-
---------------------
H2 + Cl2 → 2H+ + 2Cl-
最后,離子結合,形成氯化氫:
2H+ + 2Cl- → 2HCl
————
配平碳與硝酸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解∶1,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
C+HNO3→NO2+CO2+H2O
2,列出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
在反應物這邊 在生成物這邊 變化量
C化合價 0 +4 升高4
N化合價 +5 +4 降低1
3,使化合價的升高和降低的總數相等
C+4HNO3→4NO2+CO2+H2O
4,配平其它物質的系數
C+4HNO3═4NO2↑+CO2↑+2H2O
————
與電化學的關系
每一個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做成一個原電池。其中發生氧化反應的一極為陽極,即外電路的負極;還原反應的一極為陰極,即外電路的正極。兩個電極之間有電勢差(電化學上通常叫電動勢),因此反應可以進行,同時可以用來做功。
名稱來源
氧化反應最早是指金屬或非金屬與氧結合形成氧化物的反應,這類反應中另一種元素的化合價總是升高。還原反應最早是指金屬從其化合物中被提煉出來的反應,這類反應中金屬的化合價總是降低。
再如工業煉鐵的反應:
Fe2O3+3CO=高溫=2Fe+3CO2
這個反應中,三氧化二鐵是氧化劑,而一氧化碳是大家熟悉的還原劑.三氧化二鐵中的氧元素給了一氧化碳,使后者氧元素含量增加變為二氧化碳.鐵由3價變為單質0價(降低,為氧化劑),而碳由2價變為4價(升高,為還原劑)
另外,復分解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因為復分解反鈣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都沒有變化.例如:
Na2CO3+CaCl2=2NaCl+CaCO3(沉淀)
其中鈉元素保持1價,碳酸根保持-2價,氯元素保持-1價,而鈣元素保持2價.
總結:氧化劑發生還原反應,得電子,化合價降低,有氧化性,被還原,生成還原產物。
還原劑發生氧化反應,失電子,化合價升高,有還原性,被氧化,生成氧化產物。
記法:氧化還原不可分,得失電子是根本。失電子者被氧化,得電子者被還原。
失電子者還原劑,得電子者氧化劑。氧化劑 還原劑,相依相存永不離。
氧化還原反應的兩個性質
[編輯本段]
還原性:失電子的能力
氧化性;得電子的能力
例:一物質還原性很強=失電子的能力強
一個反應中,具有還原性的物質:1、還原劑2、還原產物
一個反應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質:1、氧化劑2、氧化產物
金屬性在本質上就是還原性,而還原性不僅僅表現為金屬的性質。
非金屬型在本質上就是氧化性,而氧化性不僅僅表現為非金屬單質的性質。
一切氧化還原反應之中,還原劑的還原性>還原產物的還原性
一切氧化還原反應之中,氧化劑的氧化性>氧化產物的氧化性
還原性的強弱只與失電子的難易程度有關,與失電子的多少無關。
金屬得電子不一定變為0價 例:2Fe+Cu=2Fe2+ + Cu2+,Fe3+—Fe2+不僅氧化還原反應可以沒有氧元素,就連燃燒也可以不需要氧哦!
本文章內容 來源于 百度知道 ,如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 2850832025@qq.com, 本網收到通知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本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