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超市中買一些不同品牌的瓶裝飲用水(例如,某某礦泉水、某某山泉、某某礦物質水、某某純凈水),然后仔細品嘗,你會發現同樣是無色、澄清、透明的飲用水喝起來的口感卻又很大的差別,有的口感柔和、有的清爽可口、有的給人一種厚重的感覺、有的有點甜。
這是為什么呢?水有軟水和硬水之分,對于飲用水而言,硬度會影響到水的口感,一般硬度低的水感覺柔和,硬度高的水感覺清爽、厚重。
軟水是指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硬水氰尿酸是指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通常,自然界中的的雨水、雪水屬軟水;山泉水﹑溪水總硬度﹑江河水、部分井水、部分地下水屬硬水。水的軟、硬取決于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含量,世界衛生組織(WHO)以“1L水中鈣離子和鎂離子的質量”為標準,對水的硬度進行了如下分類:
注:硬度的計算方式:硬度=(含鈣量mg/L*2.5 + 含鎂量mg/L*4.1)
飲用水水的總硬度不能過大,如果沒有經常飲硬水的人偶爾飲硬度較大的水,則會造成腹瀉、腸胃功能紊亂,這也是所謂的“水土不服”的原因之一。專家建議飲用硬度在150—450mg/L的水是最有利于人體健康的。
在日常生活中,水壺用久后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也與水的硬度有關。主要是水中所溶解的碳酸氫鈣[Ca(HCO3)2]和碳酸氫鎂[Mg(HCO3)2],在煮沸的過程中會變成難溶于水的的碳酸鈣[CaCO3]和氫氧化鎂[Mg(OH)2],這樣就形成了水垢。水壺內壁附著了水垢會影響壺壁的導熱率,導致浪費能源。
本文章內容 來源于 百度知道 ,如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 2850832025@qq.com, 本網收到通知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本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