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地質災害勘察中的應用
聲波測試技術在地質災害勘察中的應用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工程場地及災害地質體的勘察,包括:第一,斷層、破碎帶、滑坡體滑床等勘查;第二,探測地下巖溶、古洞、空洞、隔聲測量系統埋設物、礦區采空區等的空間位置及規模;第三,查明地下構造、滲漏帶、水流通道和方位,圈定破碎帶位置和范圍;第四,建筑物地基、鐵路、公路路基等不良地質體檢測,水電站、核電站及大型橋梁橋墩選址勘查。二是對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監測及檢測,包括:第一,巖體灌漿補強施工質量檢測;第二,混凝土灌注樁完整性檢測;第三,地面混凝土構筑物強度檢聲波分析測與評價;第四,地面混凝土構筑物缺陷(裂縫、空洞、不密實區等)檢測;第五,邊坡、洞室巖體爆破后松動范圍檢測;第六,噴錨支護法噴射混凝土厚度檢測。
在關塘口滑坡勘察中的應用。關塘口滑坡位于重慶市萬州區,滑坡區第四系地層廣泛分布,有人工填土、滑坡堆積、坡積、崩積。上部巖性為第四系人工填土(以粉質粘土為主,夾砂、泥巖碎塊石);崩滑堆積(為太白巖老崩滑體,分布整個滑坡區,為粉質粘土為主,夾砂、泥巖碎塊石及砂巖孤石)。下部巖性為侏羅系中統上沙溪廟組,主要由紫紅色泥巖和灰色砂巖組成,巖體完整,分布穩定。測試采用全波列單孔聲波測井,使用的儀器是SSJ-4D全波列聲波測井儀。工作主要是在設計勘察范圍的上、中、下部的控制性勘探孔內進行的,覆蓋了整個工區范圍的各條剖面線。通過對各鉆孔的聲波測井曲線分析、對比、歸納,表5.5列出了根據所測聲波曲線、鉆孔資料,綜合該區域地質情況得出的關塘口滑坡各地層巖性縱波波速結果。
表5.5關塘口滑坡主要地層巖性波速值
(2)在測井中的應用
圖5.34是聲波測試成果圖與鉆孔柱狀圖(ZK3鉆孔)的對比圖。該圖包括鉆孔柱狀圖、時差曲線、波速曲線、地質波速分層四部分。
圖5.34聲波測井成果圖與鉆孔柱狀圖的對比圖
時差曲線是經原始數據計算處理的時差數據曲線。波速曲線是聲波測井原始數據經過專業計算機軟件處理后的重要成果,是判斷、劃分巖層和滑帶的主要依據。波速曲線圖較直觀地反映了所測鉆孔的波速變化情況,即地層、巖性變化情況。同時結合時差曲線和波速曲線給出了最終劃分巖層的成果。孔聲速變化特征表明波速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上部波速普遍較低(平均速度為1850m/s),曲線變化幅度較大,曲線形態呈鋸齒狀,反映為松散粘土夾碎塊石地層。下部波速普遍較高(平均為3100m/s)且變化幅度不大,曲線較平直,判斷為完整的砂巖層。20.5~24m鉆孔資料表明完整巖體內部存在裂隙破碎帶。
由于場地條件復雜,地層破碎較嚴重,塌孔較多,大部分鉆孔上部有套管護壁無法取得記錄,故上部覆蓋層中的滑帶無法確定。依據聲波測試成果推斷解釋的滑帶,為上部覆蓋層與下伏基巖的巖性分界部位。圖中ZK3號鉆孔的滑帶位置在18.5m處。可以明顯地看出此井段的聲波速度、幅度及頻率都發生了變化。可以看出聲波測井記錄與鉆探所描述的情況相吻合,測試效果較好。
本文章內容 來源于 百度知道 ,如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 2850832025@qq.com, 本網收到通知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本篇內容